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吹响了的号角。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广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树立广东文化事业发达、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思想品德高尚、文化氛围浓郁、精神家园和谐的文化形象”为目标,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实力,奋力实现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广东特点的文化发展新路径。

一、文化强省战略决策的提出和推进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在新征程中推动建成文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我们深刻认识新时代文化建设新使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明确了前进方向。广东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提出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充分激发了全省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2010年7月,广东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强省建设工作,这是广东省委首次以全委会形式专题讨论文化建设。会后出台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及分工方案。一系列决策部署使全省上下掀起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浪潮,广东文化发展迎来重大机遇。2011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提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广东把建设文化强省作为重点任务纳入“1+1+9”工作部署,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2018年10月,省文化和旅游厅完成机构组建任务,文化和旅游在职能上、机制上和运行上的融合发展,将“诗和远方”带到人民群众身边。2019年,出台《省建设文化强省行动计划》,召开全省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全省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和省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扩大会议,推动各项文化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2022年2月,召开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宣布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主旋律弘扬工程、文明质量提升工程、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对外传播工程等“六大工程”,对新发展阶段的文化强省建设进行再部署再推动。

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过论述。他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会议,提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的要求。广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2015年、2021年分别出台《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计划(2015-2017)》《广东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文明和谐广东建设开启了提质增速之路。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不同场合都强调过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2014年2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2017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广东紧跟中央步伐,把弘扬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渗透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融入法规制度制定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持续深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广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活动,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通俗化、具体化。2016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X+价值观”建设工程,围绕基层行业、主题公园、城市品牌等开展“一城一品牌、一行一重点、一园一主题、一地一广告、一节一活动、一书一经典”建设,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核心价值观,出版《美联会心——对联说核心价值观》等书籍,制作“中国典故说核心价值观”系列公益广告、价值观挂历等,加强核心价格观的宣传解读。2018年起,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陆续推出“粤传承 粤创新”“改革先锋进校园”等宣传教育活动和“不忘改革开放初心 建功立业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40年成就学习体验活动。2020年,《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行动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案》印发,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导。

广泛选树先进典型。广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近年来,涌现出黄旭华、钟南山、卢永根、麦贤得、彭士禄等先进人物,以及广东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等先进集体。截至2021年,全省有2人获得“共和国勋章”,共有全国道德模范12名和提名奖获得者70名、省道德模范60名和提名奖获得者61名、“中国好人”538名、“广东好人”1390名,全社会形成了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和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二)开展全域文明创建活动

广东持续推动文明创建向纵深迈进,实现了城乡面貌不断美化,城市亲和力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一是全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2011年,启动珠三角文明城市群建设工作。截至2015年,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带动了粤东西北地区文明建设,推动了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随着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提质扩面,2020年,全省实现了珠三角全国文明城市全覆盖。2021年,全面启动2021-2023年创建周期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二是全面铺开精神文明创建。2020年,广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出租汽车文明服务拓展行动、高速公路沿线环境优化行动、餐饮行业文明诚信服务行动、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文明村镇创建提质行动、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升行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行动、传承弘扬好家教好家风行动、网络文明促进行动等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稳步提升,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时代新风。2021年4月,广州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实验区。

(三)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广东高标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打通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打造群众身边的精神“充电站”。2018年,中央批准广东成为全国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试点省份之一,韶关乳源、惠州博罗纳入全国首批50个试点县,全省城乡文明建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19年10月,又有20个县(市、区)纳入第二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名单。截至2022年8月,全省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76万个,围绕理论宣传、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等主题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60万余场次,直接惠及群众6256万余人。探索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5.17万余支,注册志愿者1407万余人,累计服务时长超过7亿小时。2019年以来,广东策划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七个一百”精品项目。统筹全省优质资源,创作征集了一批精品教案、剧目、图书、挂图,遴选培育了一批宣讲能人、志愿团队、挂点记者,推动精品项目资源整合、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品质的精神大餐和惠民服务。

(四)打造文艺精品佳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全面实施文艺精品战略,推出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市场叫得响的文艺精品佳作。2015年至2022年初,全省每年创排的大型舞台文艺作品超过40台,获国家级或国际性奖项的文艺作品共418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沙湾往事》,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奖作品《醒·狮》,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最佳儿童片《点点星光》、最佳戏曲片《南越宫词》、最佳剪辑奖《拆弹专家2》,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和金鹰奖获奖作品《热血军旗》,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遥远的向日葵地》。2021年5月上映的国内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以票房超2000万元的优异成绩刷新了戏曲电影票房记录,被戏曲影视界称为中国电影新的里程碑。与此同时,文艺届还围绕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主动作为、积极发声,不断推出反应新时代新气象的文艺精品力作。201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出版了《广东改革开放史》《改革开放:40年的40个中国成就故事》等书籍。2020年,为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高质量举办了“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从被动开放走向主动全面开放——汕头城市开放史展览”“逐梦先行——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文艺晚会”“大美‘双区’——广东省庆祝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美术作品展”。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营造舆论氛围,组织“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举办“美好生活——广东省美术作品展”、拍摄脱贫攻坚纪录片《同饮一江水》并央视播出。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仅2020年“战疫”期间,文艺界就推出3万多件“战疫”作品,充分彰显使命担当。2021年,为庆祝建党百年,拍摄电视剧《绝密使命》、纪录片《红色热土》等粤产红色影视作品,举办“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场精品展演”活动,推出话剧《深海》、粤剧《红头巾》等作品。2022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广东拟举办“奋进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东实践大型摄影作品展”“南粤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东实践美术作品展”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文艺活动。

(五)强化红色资源保护

广东的革命文物延续年代较长、序列较完整、种类较齐全,拥有中共三大会址、广州农讲所、红宫红场、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中央红色交通线广东段、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等革命遗址、纪念设施。为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省委陆续出台了《广东省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行动计划》《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各市纷纷出台了《梅州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揭阳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省级层面实施了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九大行动计划,扩大保护范围,做到应保尽保、能保尽保。一是全面摸清红色家底、实施连片建设。2019年起,根据《广东省红色革命资源保护利用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广东积极推进红色革命遗址修缮保护等十大工程。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开展革命遗址大普查,认定红色遗址4269处。2021年,《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首次向社会发布,公布了1513处不可移动文物和4738件(套)可移动文物,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82个县列入国家革命文化保护利用片区,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全域覆盖省份。2019年以来,省财政厅分5年共投入15亿元专款支持革命遗址保护,连片规划建设了党在广东早期革命活动遗址群、红军长征过粤北遗址群、中央红色秘密交通线遗址群等。二是探索红色资源保护方式。建立了“革命文物保护修缮—陈列展示—周边环境整治—红色旅游景区”的全流程模式,建设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3个、4A级以上红色旅游景区10个,推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条,其中有3条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与此同时,广东率先设立的“岁修”制度也被用于濒危革命文物抢救工作。135处省级以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在2021年获得金额达49.5亿元的保险,开创了全国金融保险行业参与文物保护的先河。三是广泛使用信息和网络技术传播红色文化。2021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期间,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应用了场景模拟、MR技术、3D技术等先进展陈手段,竣工后吸进了大批党员干部群众前来参观;“粤学党史·粤爱党--打卡广东红”小程序上线,吸引超12亿人次线上学习党史;“红色热土 不朽丰碑——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展”在广东博物馆举行,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场景式的观展体验,吸引了大批群众前来“打卡”。

(六)打造理论粤军和文艺粤军

随着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广东越来越重视人文社科研究队伍和文艺队伍的建设。通过实施人才强文战略,人文社科领域的传统优势学科不断加强,研究范围不断拓展,文艺精品不断涌现。

打造新时代“理论粤军”。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努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打造了一支具有较高社科研究水平的“理论粤军”。2012年至2015年,全省每年投入2000万元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和社科研究基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岭南文化研究、广东地方史研究、特区经济研究、港澳台和珠三角研究、华侨华人研究、粤商文化研究等为代表的广东传统优势学科得到巩固和发展。广东还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组织全省社科专家在“三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打造“21世纪马克思主义精品课程”,组织“广东红色文艺轻骑兵新春走基层活动”,开展“学讲话、讲故事、强自信”百姓宣讲活动。2017年12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这是中央批准的全国首批10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随后,中心不断完善“中心+基地+媒体”的研究宣传阐释体系,吸收21个地级以上市党委宣传部为中心调研基地,在宣传阐释新思想上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打造新时代“文艺粤军”。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艺粤军”已是广东引领全国文化潮流的一面旗帜。2012年以来,广东在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的同时,积极发掘文艺新秀和文化新苗,利用“师带徒”“一推多”等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抓好文艺拔尖人才、中青年文艺人才、新文艺群体的培养工作。从“1荐1——广东省美术名家荐才行动”到广东文艺“头雁工程”,从岭南老中青美术大家推培计划到“青年作家百人方阵”,广东各条文艺战线都在积极加强文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自2015年以来,全省共有385人次获国家级文艺奖项,其中6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14人次获中国音乐“金钟奖”、6人获中国摄影“金像奖”、20人获中国文艺评论“啄木鸟杯”。2022年3月,第三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第四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表彰暨推动全省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广州举行,14位文学家、艺术家获文艺终身成就奖,10位文学家、艺术家获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荣誉称号。

三、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紧锣密鼓地顶层设计:十八大提出“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次年初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十九大提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广东自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以来,大力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1年9月,出台全国第一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性地方法规——《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2015年7月,省委、省政府制定《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为主要内容的广东文化惠民工程正式起航。2020年,《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指引》印发,2021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出台,广东在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2011年起,国家开展了四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广东均名列前茅。“十三五”期间,全省共投入公共文化财政资金29.6亿元,位居全国首位。截至2020年,省文化和文物机构总数达18607个,从业人数超过29万人。

(一)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广东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和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向基层农村、城镇社区倾斜。一是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做强工程。截至2021年,广东共建成公共图书馆150个、文化馆144个、博物馆367个、美术馆13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19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6万个,基本实现了省市县镇村五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二是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向基层倾斜的力度。建立了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截至2021年,全省建成文化馆总馆120个、分馆1566个、服务点5884个,图书馆总馆118个、分馆1707个、服务点5851个,实现了县域公共文化资源向镇村级延伸共享。全省还建设了“粤书吧”、深圳智慧书房、佛山邻里图书馆、韶关风度书房等新型阅读空间2000余家。三是高度重视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2013年,广州投资40多亿元规划建设包括广州博物馆、广州美术馆、广州文化馆 、广州科学馆在内的新中轴线“四大馆”。2018年,深圳推进深圳歌剧院、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创意设计馆等“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建设。2020年,广东画院(新址)落成启用,总建筑面积14.45万平方米、总投资23亿元的省级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工程(现更名为“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开工。2021年,“三馆合一”工程主体结构完工。2022年,高标准高规格建成广州国家版本馆,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多个市、县(市、区)的文化工程建设项目取得进展,汕头的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建成开放,位于粤西的湛江文化中心项目也加快建设。一批已建成或即将建成的岭南文化地标充分展现了广东特色、中国风范、国际水平,广东人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文化福利。

(二)提供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为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鉴赏、影视观赏、读书看报、参与文化活动等需求,广东打造了一批群众性、长期性的文化品牌,推出了众多便捷的网上文化服务。    

擦亮文化惠民品牌。近年来,打造了“同饮一江水”劳动者歌唱大赛、群众艺术花会、民歌民乐大赛、“粤读越精彩”全民阅读推广、“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博古鉴真”等一系列省级文化惠民品牌,涌现出广州“羊城之夏”、深圳“鹏城金秋”、清远“乡村村晚”、云浮“农村村晚”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尤其是2017年启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三百工程”,每年为粤东西北地区输送百场讲座、百场展览和百场文艺演出。经过不懈努力,全省公共文化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基层群众公共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广东发挥科技创新优势,让公共文化服务触及“指尖”、走上“云端”。2019年,出台《广东省数字文化馆数字资源规范》等制度,东莞、深圳福田两个国家数字文化馆试点通过文化和旅游部终期验收。建设了覆盖全省“1+21+N”的广东省数字文化馆系列平台,截至2022年7月,平台已实现与全省100%的市县级文化馆对接并提供数字化服务。各文化场馆还坚持“互联网+文化”融合,为公众提供了品种多、品质高的线上文化产品。新冠疫情爆发后,多个文化场馆纷纷闭馆,但广东人民的文化生活却没有按下“暂停键”,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数字阅读、云上课堂、直播逛展等文化大餐。2021年,“粤读通”在“粤省事”平台上线,不到一年时间已有14万余名读者领证,享受到全省22家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图书借阅、电子资源下载等服务。

(三)传承和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于文化发展与传承不能数典忘祖,要将具有民族性的文化和精神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相融相通,做好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文化发展的根和魂。全省目前拥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4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1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5项。如何挖掘、保护和利用这些厚重的文化宝藏成为重要且急迫的课题。2018年10月和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粤视察时均对岭南文化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省委、省政府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岭南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品牌化提升和活化利用,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为契机,推动岭南文化焕发出时代光彩。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2018年以来,广东积极探索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的长效机制。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出台了《广东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行动计划》等政策法规。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早在2011年就颁布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2020年至2022年又先后出台《广东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广东省推进汕头潮州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行动方案》《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在全国具有先行先试的作用。

加强岭南特色考古建设和文物保护。一方面,岭南特色考古屡创佳绩。郁南磨刀山遗址、英德青塘遗址等11个考古发掘项目先后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广东成为入选“十大”项目中涉及年代最全、遗址类型最丰富、作业方式最多样的省份。2021年,清远英德岩山寨遗址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填补了岭南文明起源阶段聚落考古空白,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王墓、“南海I号”沉船项目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值得一提的是,“南海I号”建设世界级考古品牌的政务信息被呈送习近平总书记,获得中央宣传部部长黄坤明、省委书记李希等中央和省领导同志的多次批示。另一方面,岭南特色文物保护工作亮点纷呈。广东历来重视侨批文物保护工作,将其作为文化引侨的重要方式。仅汕头侨批文物馆收集到的侨批原件就有7.75万封,其中3万封借助科技手段实现修复。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层级。2019年全省新增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为广东省历届之最,增幅达34%。同年,在全国率先设立“岁修”制度,按照每处每年3万元的标准对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日常保养维护。同年4月动工的河源东源县仙坑村的八角楼修缮工程,不仅是全国首个“文物扶贫”项目,也是文化遗产建筑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典范,被评为“2021年度广东省文物保护工程典型案例”。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非遗名录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共有36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至2022年7月,全省共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2位。2016年,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五年间共推进1200多公里重点线路、588个重要节点的保护修复,评选15处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在全省掀起了古驿道活化的热潮。2020年,南方文交所获批全省首个非遗传播与发展工作站,深圳入选“非遗在社区”试点城市。2021年,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为契机,推动岭南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品牌化提升和活化利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重点发展以岭南戏曲、岭南美术、广东音乐、醒狮、龙舟、粤绣、剪纸、广彩、陶艺、木雕、玉雕、端砚、凉茶、工夫茶等为代表的非遗文化项目。2020年至2021年,全省分三批公布了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广州北京路、汕头小公园开阜区等104片历史文化街区被纳入保护范围。2022年,广州荔湾区永庆坊、潮州湘桥区牌坊街等入选文旅部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内涵和质量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的要求,为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合理流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得益于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广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抢占先机,在全国扮演了探路者和引领者的角色。随着文化强省战略的提出,文化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被给予厚望。2011年起,《广东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十三五”广东省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广东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陆续出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产业优势,广东加快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形成了龙头牵引、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实现了文化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6年的4256.63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6210.6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1/7,年均增速超过10%,连续18年位居全国第一。

(一)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产业是广东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全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链条,推动文化要素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更广泛、更深度的融合创新,打造了数字文化新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和文旅融合示范地,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1.健全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领跑全国

广东文化产业不仅规模总量大、增长速度快,而且产业体系健全、链条完整。一是继续做强传统文化产业。广东的出版发行业、印刷造纸业、文化会展业、文艺演出业一直保持领先优势。出版发行业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走出了特色之路,印刷造纸业已成为是全省支柱性产业,文化会展业是文化贸易的重要品台,文艺演出业市场化程度高、品牌效应明显。二是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广东以高新技术为驱动力,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以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为重要抓手,重点发展了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产业,推动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形成较完备的文化产品出口体系。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积极推动文化产品出口,建设了广州天河区、番禺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以及国家对外文化贸易深圳基地,形成了以数字出版、创意文化、动漫游戏等新业态为重点的对外文化贸易新模式。2019年,广东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566亿美元,约占全国2/5,其中,文化产品出口额约占全国一半,覆盖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起,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制作的“熊出没”系列大电影被译成英语、俄语语等多个语种,发行至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观众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动画的巨大魅力。四是补齐影视、演艺缺乏精品等短板。以广东卫视、珠影集团、文艺院团改革振兴计划为抓手,下力气攻克薄弱环节。2019年,广东卫视制定“1+1+2+N”战略,打造了一批广受好评的原创节目。2020年,广东卫视收视率排名全国省级卫视第七名。珠影集团多部影片创作顺利推进,《中国医生》获得第34届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粤剧《山乡风云》入选“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重点扶持作品,《谯国夫人》入选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截至2021年,广东文化产业9大类146个行业门类齐全,其中有7大类增加值占全国比重达到10%以上,增加值过百亿元的行业有12个,新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等领军全国。2019年,广东数字出版业产值达1800亿元以上,居全国首位;动漫业产值达610亿元,约占全国1/3;网络游戏业收入达1754亿元,占比超过全国70%;电竞产业市场规模达483亿元,约占全国92%;电影票房收入89.5亿元,占全国13.9%,影院总数达到1398家,银幕总数达到8424块,均居全国首位,其中电影票房收入连续19年位居全国第一。

2.推进“文化+”跨界融合,不断拓展文化产业边界

广东陆续出台《关于促进我省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意见》《省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实施方案》《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关于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在挖掘和塑造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金融、商业、体育等国民经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全省文化产业的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升。

在促进“文化+科技”融合方面,广东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培育了数字创意、网络娱乐、电子竞技、网络游戏、线上演播等新型文化业态。2018年,腾讯公司提出的“新文创”概念,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秦始皇陵博物院等合作,打造了“数字故宫”“云游敦煌”“数字秦陵”等小程序。2022年,经过四年发展,腾讯公司已将“新文创”概念拓展到影视、动漫、音乐、游戏、网络文学等领域,成为利用新型文化业态助力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还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推动制造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省广晟资产公司的数字音频DRA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深圳雅昌文化集团独创了“印刷+IT+文化艺术”模式;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专设了创意设计公司,在设计创意上赋予产品文化意义,走出了一条“艺术陶瓷”之路。与此同时,广东前瞻性布局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推动4K/8K超高清视频、广电5G一体化、文化云业态、沉浸式交互式业态快速发展。2018年,编制了全国《4K超高清电视技术应用实施指南(2018版)》,开播全国首个省级4K频道“广东综艺4K频道”,建成4K超高清数字电视直播点播平台、完成广电IPv6云资源交换中心。截至2021年,共有500多家4K相关企业投资落地广东,集聚形成了广州、深圳、惠州等3个产值超千亿元的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

在促进“文化+旅游”融合方面,广东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力求将文化和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对接,让文化价值在旅游渠道的助力下充分释放。2018年以来,出台《广东省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政策,提出“粤美乡村、风情岭南、毓秀山水、魅力都市、食在广东、康养胜地”六大目标,先后打造了“活力广东 心悦之旅”“广东人游广东”“广东文旅护照”“广东文旅促消费”等品牌。在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广东初步形成“政府统筹资源保育、市场驱动创意投资、民众参与产品活化”的文旅融合新模式。2021年11月,出台《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为进一步促进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作出顶层设计。截至2022年初,广州番禺、江门台山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梅州梅县、韶关仁化、深圳盐田创建成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广州、深圳等6个城市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全省还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10个,认定省级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25家。2020年、2021年分两批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更是迈出了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开创性步伐。

在促进“文化+金融”融合方面,金融资本为广东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解决了文化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2016年,省委宣传部与浦发银行签署《“文化+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媒体融合、文化创意、影视产业、广电网络、文化贸易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2016年至2017年,连续发行南方媒体融合发展投资基金、新媒体产业基金、全媒体文化产业基金三支总规模超百亿元的媒体发展基金,用金融杠杆撬动了文化产业发展。从2017年起,连续五年举办广东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搭建好产融合作平台,持续创新对接机制。此外,还大力支持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争创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支持有条件的市搭建文化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在促进“文化+商业”融合方面,广东以文化推动传统商贸模式变革,打造了一批最广府、最岭南、最时尚、最国际的商业步行街区。以广州为例,2018年,广州北京路步行街作为全国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之一,开展改造提升工程,打造了广州老字号一条街、“非遗”一条街等特色文化商贸街区,吸进商户近7000家,年交易额超过1500亿元,每年游客约8000万人次。作为广州购买力最强的商圈,天河商圈重在发展创意消费、艺术消费、文化旅游等现代感更强的业态。作为“微改造”的典范,广州永庆坊一期的旧物仓和二期的创意集市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西关风情和广州特色,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游览。众多商圈竞相推进文化与商业交融,使得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焕发出新活力。

在促进“文化+体育”融合方面,广东打破文化和体育产业的边界,体育场馆承办文艺活动、拉动文旅消费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承担广州亚运会篮球比赛主场馆的任务后,转为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举办了大型演唱会等文艺活动。再如,举行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完成传统体育运动赛事承办任务的同时,还弘扬了民俗文化、宣传了龙舟精神。还有,举办广州足球赛事、广州马拉松赛、河源万绿湖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不仅提升了城市知名度,也带动了周边酒店和旅游景点的营业收入。

(二)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广东基本建立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一是健全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发展版权等传统文化要素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新兴市场,培育了一大批文化市场主体。2020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300.9万,营业收入25707.6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9925家,均居全国首位。全省拥有文化产业相关高新技术企业近800家,华侨城集团、省出版集团、华强方特集团等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建成羊城创意产业园、289文化艺术园区等300多个园区,入园企业达2万多家。截至2021年,全省拥有文化产业园区基地300多个,其中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4家、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8家、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3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5家。二是发挥广东会展业的传统优势,建设珠三角文化旅游会展产业带。提升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东莞)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南国书香节、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等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推动广东文化品牌走向市场、走向世界。

(三)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广东因地制宜布局区域文化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继续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持续优化文化产业布局。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出版传媒、工业设计、创意研发、动漫游戏、网络文化、高端文化装备等高端和新型文化产业,广州、深圳更是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分别打造了“创意之城”“设计之都”。2018年6月,省委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以来,全省文化产业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差异化发展和协同发展齐头并进。珠三角地区发展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致力于建设文化会展产业带。粤东西北地区则依托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雷州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以及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培育了众多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类文化品牌。例如,潮州、揭阳、汕尾打造“中国瓷都”“中国玉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湛江、茂名、阳江推广滨海旅游,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发展山地运动、温泉度假、生态研学等生态休闲旅游业。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重磅发布,吸引了不少广东、香港、澳门创业者到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和深圳前海文化创意园投资创业。

(四)增强省属文化企业实力

省属文化企业改革重组持续推进,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51%国有股权整体划转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新媒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省属文化企业上市公司增加到3家。作为广东文化产业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多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连续15年被商务部等五部委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021年,拥有南方传媒和广弘控股2家主板办上市公司、4报26刊,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进入国家新闻出版领域“三个百亿”集团阵营。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工作,2021年营业收入占国网股份公司总营收六分之一强,盈利占比达78.24%,被评为“中国服务企业500强”。在加快推进广电5G网络建设方面,率先完成核心网“双接”验证,成为中国广电首批政企5G基站共享示范单位,惠州中海油、象头山项目成为政企5G基站共建共享合作样板。    

五、提高广东文化传播力和辐射力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对内能凝聚人心、增强认同感,对外能形成感召力和辐射力。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愈发重要,发挥其作用的根本方式就是不断提升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水平,促进主流文化价值观有效传播。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近年来,广东在巩固壮大主流新闻舆论阵地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推进“人文湾区”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了广东文化的传播力和辐射力。

(一)提升主流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广东始终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从注重看得见的宣传到同时注重看不见的宣传,从重点发展传统媒体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主流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一是改进舆论引导方式。在弘扬主旋律、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的基础上,运用讲百姓故事、讲身边故事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面对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直面形势怎么看、困难怎么办、工作怎么干、未来怎么样等问题,同时做好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真正实现了稳定民心、凝心聚力,打牢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二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十八大以来,广东下大力气搭建省市县三级全媒体传播矩阵。南方报业集团和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承建了省级技术平台“珠江云”,截至2021年,全省已有60多个县区级融媒体中心与“珠江云”对接,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南方+、羊城派、触电新闻等移动端的下载量分别达到8800万、7500万、1.02亿,成为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平台。不仅如此,还根据各大媒体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媒体深度融合方式,推进“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2016年11月,成立全国首家集媒体、数据、交易为一体的全媒体集团——南方财经全媒体,财经主流舆论阵地迅速壮大。2018年以来,南方报业打造了“南方智库”“南方数据”等品牌,实现舆论引导和服务政府决策能力双提升;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建立了“智慧信息研究中心”“羊晚智库”,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在媒体、智库、大数据、文化产权交易四大板块全面发力,成立智库专家委员会,形成了财经智库集群和以报纸、电视、广播、21财经客户端为核心的全媒体矩阵。

(二)着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

因地缘、史缘、亲缘等关系,粤港澳三地文化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被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提出。广东紧抓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携手港澳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一是搭建三地文化交流平台。2018年起,陆续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联盟、音乐艺术联盟、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文学联盟、文化教育交流中心,与港澳共同打造了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媒体峰会、文化艺术节、智库论坛等文化品牌活动。2019年,《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出台,人文湾区建设推向新高度。二是针对港澳青少年加强文化交流。2015年起,开展粤港澳“青年同心圆计划”。2018年起,加大港澳教材的推广使用力度,《澳门基础教育教材:中国语文》(小学版)试用效果良好,《中小学智能创客教育丛书》等创客教材已进入港澳部分学校试用,实施粤港澳青少年连根计划,开展“粤港澳青少年粤剧艺术交流夏令营”、粤港澳电影交流展映、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大湾区中小学生音乐节等活动。三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2020年,广东联合文旅部、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工程。2021年,制订出台《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致力于将大湾区建成展示现代都市文明、呈现文化交融特色、绽放科技创新魅力的游客向往之地。截至2021年,已推出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8大主题44条,省历史文化遗产游径70条,串联起大湾区居民共同文化记忆,释放了大湾区强大的文化影响力。2022年2月,印发实施《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推动构建八大世界级旅游品牌,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发展支撑体系。

(三)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广东在建设文化强省的道路上,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一是发挥“窗口”作用,加强对外宣传。不仅打造了“欢乐春节”“广东文化精品丝路行”“月圆四海”等文化品牌,而且在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广东)国际传播论坛,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举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二是加强对外媒体建设。在构建全媒体矩阵的过程中 ,广东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广东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于2011年试播、2018年正式在澳门落地启播,“今日广东”国际供稿中心于2016年上线运行。广东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也为重大主题对外宣传提供了更大效能。2021年,两个合作区方案相继发布后,南方日报、南方网、南方+同时推出海报图解、短视频等融媒产品,被全球近千家媒体译成19种语言转载,受众达8亿人次。

六、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经验启示

回顾文化强省建设的实践历程,不难发现广东之所以能取得新成就、呈现新气象,源于始终坚持了四个“相统一”。

一是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在文化建设中坚持党性,就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坚持党管媒体,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文化建设全过程;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把人民群众当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十年来,广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为重点,在22个全国试点地区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镇村三级阵地全覆盖;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电视台、办新闻网站,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建党百年、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重大节点和重要事件开展主题宣传;建立了覆盖21个地市、上下联动的意识形态研判处置工作网络,全方位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与此同时,广东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实现了过程由人民共建,成果由人民共享。利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实现县和镇村的公共文化资源互通互用,兴建了一大批标志性文化工程,打造了各类文化惠民品牌,公共文化服务“三百工程”更是让优质文化资源惠及偏远地区的人民群众。文艺界坚持从群众的生活中寻找灵感,从思想感情上与大众共通共融,创作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广东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党性,文化建设才有正确的立场和方向;只有坚持人民性,文化建设才能获得力量源泉。必须把道路方向和民情民意结合起来,做到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使之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才能顺利实现建成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 

二是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一体两翼。前者侧重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必然选择。后者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要追求经济效益,容易陷入为逐利而生产低品质文化产品的误区。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同样要坚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底线,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才能实现良性、持续、高效的发展。十年来,广东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软、硬件建设,建成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五级全覆盖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仅如此,还积极拓宽文化产业边界,促进文化和科技、金融、旅游等行业的融合,构建起创意引领、技术先进、深度融合、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广东的实践证明,无论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是发展文化产业,都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探索公益性和市场化有机结合,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三是始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革命文化进行再生再造和凝聚升华,同时包含了守正和创新两个要求。只有坚持守正,两种文化才有历史根源,创新才有明确的立场和导向;只有坚持创新,赋予两种文化时代新内涵,守正才有动力源泉。十年来,广东不断挖掘岭南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蕴含的精神价值,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时俱进。通过保护利用革命文物,实现了从重视古代文物向同时重视近现代文物的转变;通过连片规划革命遗址群和建设红色旅游线路,实现了从重视单体文物向重视文物群落和文化线路的转变;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传播红色文化,实现了从重视静态文化遗产向重视动态文化遗产的转变;通过推进非遗保护,实现了从重视公共文化遗产向同时重视民间文化遗产的转变。广东还坚持在非遗保护的顶层设计上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并推出了“岁修”等创新举措。广东的实践表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必须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时守正,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才能使两种文化共同服务于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共同为中华民族立足现在、走向未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四是始终坚持对内宣传和对外交流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在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的今天,坚持文化对内宣传,构建舆论新格局,是引导和服务群众的有效手段,是提升全党全国人民士气的重要方法,也是做好文化对外交流工作的基本底气。坚持文化对外交流,积极传播中国声音,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有效途径,也是做好文化对内宣传工作的有力支撑。十年来,广东不仅构建了省市县三级全媒体传播矩阵、建设了新型主流媒体平台,还通过构建人文湾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在不同文化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融入了中华文化的大美。广东的实践表明,只有对内唱响主旋律,提升主流新闻舆论的引导力公信力,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吸引力感召力,增强改革开放精神的传播力影响力,实现对内宣传和对外交流互相支持、一体推进,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才能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进而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高质量文化的需求愈发强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文化建设既是重要内容,也是重要力量。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南大门”,广东对自己的文化使命有着清晰的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广东将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不断提升文化创新动能、增强岭南文化活力,向着2035年建成文化强省的远大目标奋力前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作者:安娜)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新媒体矩阵
广东党史微信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微信
红讲台微信
南方+党史精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