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弟:英勇无畏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发布时间:2024-04-17        作者:钟志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退休干部       

主要生平

张光弟(1893—1945),名贵宽,广东始兴人,1922年3月,在广州秘密参加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1925年8月,与钟远徽等人在始兴县城创办进步青年组织新兴社,出版《始兴青年》杂志。1926年春,进入中国国民党始兴县党部筹备委员会,任宣传部长,并依托筹备委员会,与陈竹君等组织开展始兴农民运动。1928年3月,始兴农民运动失败,张光弟被迫离开始兴。1931年春,重新回到始兴,恢复始兴农民协会的秘密组织。1936年4月,在始兴清化矮岭村创办风度学校,并担任首任校长。同年,支持创办进步组织“乌鸦艺文社”。1937年任始兴抗敌后援会会长。1939年出任国民党始兴参议会议长和省参议会驻会委员,并以保乡护校为名,从张发奎处弄到一批枪支弹药,为后来创建武装始兴人民风度抗日自卫大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45年10月,被国民党诱捕,同月14日英勇就义。在组织安排下,张光弟以党外人士身份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工作,追求革命理想,为始兴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党外布尔什维克”。

投身始兴农民运动

1893年11月27日,张光弟生于始兴县城水云楼街,祖上是船老板,父亲张丽山是始兴县衙门东房先生。张光弟少年时读书刻苦认真,爱好文学,尤喜作诗。中学时代一首咏菊七绝结句“黄花满地殿西风”被老师赞不绝口。1914年,在始兴县立高等小学毕业,翌年考入县立始兴中学甲班,毕业后当小学教师,思想一贯追求进步。1921年,张光弟在广州参加谭平山和谭植棠创办的“宣讲员养成所”学习班,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理论。1922年3月,在广州秘密参加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成为广东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之一,从此立志投身革命。他在日记中写道:“马克思主义实为打破资本主义的武器,且含世界性之真革命。”

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为农民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同年前后,张光弟先后在始兴修仁小学、德华小学等校任教。1925年,张光弟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政治上迅速进步。回到始兴后,张光弟带领曾启鲁、钟远微等人到顿岗七约,与陈竹君一起掀起了一场在始兴革命斗争史上具有很大影响的农民运动。在张光弟、陈竹君的领导下,顿岗、涝洲水、杨公岭、大井头等地2000多对剥削和贪污腐败深恶痛绝的农民,高举旗子,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紳”等革命口号,手持大刀长矛、土枪土炮向反动民团、地主豪绅、贪官污吏发起进攻。

1925年8月,张光弟等组织发起成立始兴第一个进步青年组织新兴社,该社后发展壮大到70多人。新兴社还出版《始兴青年》杂志,着重对教育进行改革,号召开展社会改革,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支持农民运动,反对贪官污吏,声援北伐战争。张光弟积极为杂志写稿,着力唤醒民众的革命和民主意识,他在卷首语中写道:“对于旧的,尽力攻击,期其破坏、消灭;对于新的,尽力提倡,期其成立、发展。”  

1926年春,张光弟进入中国国民党始兴县党部筹备委员会,任宣传部长,并一度主持筹备委员会工作。依托筹备委员会,张光弟、陈竹君等领导组织始兴各乡成立农会,号召进行减租减息、反对包庇烟赌、打土豪斗争,给当地封建势力沉重打击。同年,张光弟到广州参加注音字母学习班学习,提高开展农民运动工作的能力。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走向失败,国民党反动势力对共产党领导的工会、农会实行血腥镇压,张光弟不惧黑暗和恐怖,继续革命活动。南雄农民运动领导人曾昭秀在南雄暴动中受伤并被通缉后,张光弟将其悄悄转移到自己家中隐蔽养伤,伤病好后及时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在白色恐怖中,始兴的农民运动也不能幸免,反动势力把黑手伸向农民运动的领导人和组织者。1928年3月21日,陈竹君在始兴县城惨遭暗杀牺牲,张光弟也遭通缉,始兴农民运动陷入低潮。始兴待不下去,张光弟决定南下广州找自己参加学习班时的老师谭平山,途中得知广州局势更加严峻,听闻不少共产党员隐藏在张发奎部队,逐投奔时为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的张发奎部,期待在那里能找到共产党。

在张发奎部,张光弟从录事、文书等做起,后升任少校秘书。尽管戎马倥偬和白色恐怖,没能阻止张光弟对家乡农民运动和革命活动的关注和支持。1931年春,他利用返家探亲的机会,召集原农会会员曾谊勋、陈培兴等30 多人,秘密成立农协小组,恢复农会活动。在农协小组领导下,顿岗、罗坝、杨公岭等地的农协活动又开展起来。到同年冬,兄弟会、耕牛会、陂水会等农民组织相继成立,并在随后几年不断扩大,展开对地主的斗争。

1932年上半年,在广州读书的始兴进步青年曾谊勋、陈培兴、邓文礼等人成立进步组织狂流社,旨在宣传革命思想,团结始兴进步青年同土豪劣绅作斗争。狂流社成员利用假期回始兴办夜校,并出版《狂流》刊物。与此同时,刘世周、吴新民等人在顿岗组织读书会“嘤鸣书屋”,传播革命思想。张光弟写信鼓励曾谊勋、陈培兴等人:“我愿意你们散布革命种子,尽心尽力改造乡邦,犹愿意你们爱惜你们的头颅,为革命保存元气。”还表示:“我得勒紧马缰,加鞭地飞到革命之路上和你们共同奋斗。”

1935年春,曾谊勋、陈培兴、邓文礼、刘世周等人成立三五书屋。张光弟等人捐赠50元大洋支持三五书屋购买进步书刊,张光弟还将县城水云楼的家无偿提供做三五书屋的活动场所。

创办风度学校

1935年初,张光弟调国民党第二路军总部秘书处任中校秘书,成为张发奎副官。不料有一次,张光弟在张发奎面前透露反蒋之意,张发奎心生顾虑,遂将张光弟调到新闻检查处当处长。不久,某报刊登一则国民党高官的绯闻,为平息该高官对新闻检查处的怒气,张发奎将张光弟派遣回始兴创办学校。张发奎对张光弟说:“你满腹经纶在这里大材小用,教书育人才是你的强项。”张发奎拿出蒋介石以“出洋补贴”名义给的十万元大洋交给张光弟:“你回始兴我老家清化矮岭那里办间有实力的学校吧。”

1936年春,张光弟结束军旅生涯,踏上办学之路。为办一所既有新式理念,又传播革命思想的学校,他专程到南京考察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校,还去上海秘密弄来印有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和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的报纸。

考虑到人手不足,张光弟还动员了自己的学生陈培兴从广州回来,参与建校的还有陈亿勋、陈晓春等人。靠着张发奎给的十万元大洋,张光弟等人在清化矮岭村开始操办建校的具体事宜。尽管张光弟是总负责人,十万元大洋当时算是一笔巨款,但是,这些钱的每一笔开销,他都登记得清清楚楚,分文不贪不占,全部用于建校。经过努力,4月,学校很快建成。起初称竹溪小学,后来,根据张光弟提议,校名以纪念始兴唐代名相张九龄的千古风度命名,更名为风度学校,校训为“义勇决诚”。张光弟经常告诫师生,要以张九龄的谦和风度和清廉品格为榜样,以崇尚真理为荣,以贪恋享受为耻,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要讲民族大义、忠诚担当,勇决前行。学校有校董事会,张发奎任董事长,张光弟任副董事长兼第一任校长。

在张光弟的主持下,学校把教书育人与抗日救亡紧密结合起来,开创思想科学化、生活军事化、行动革命化的“三化”教育新模式。出版《风度周刊》,刊物为师生们分析抗日形势,号召抗日救亡,爱乡爱国,学校成为培养始兴革命人才的红色摇篮,不少学生后来成为始兴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和解放事业的生力军,给始兴倡导进步、武装抗日和革命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后来,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学校成为保存革命骨干力量的根据地。粤北省委事件发生后,张光弟将暴露身份的中共党员安全接收到学校加以掩护。1945年2月,始兴县临时工委在风度学校成立,风度学校成为领导始兴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指挥中心。

甘做党外布尔什维克

在办好风度学校的同时,张光弟还以其他各种形式投入革命斗争中。

1936年4月,张光弟支持曾谊勋、陈培兴等从传播革命思想转变为革命的实际行动,成立革命武装团体始兴青年歃血团,张光弟和流落在始兴的红军刘梦兰担当顾问,指导开展抗日活动。

同年冬,张光弟等主持创办乌鸦艺文社,并亲自为《乌鸦》杂志撰写宣传革命思想和抗日主张文章,针砭时弊揭露国民党当局的黑暗腐败。

国共第二次合作达成后,张光弟进一步加强了革命活动。

1937年初,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一百天,张光弟专程前往上海购置了一帧刻有鲁迅头像的底版,以此作封面,编辑出版了一期纪念鲁迅的专刊《乌鸦第二声》。他在该刊发表文章,赞扬鲁迅先生:是大众喉舌,是革命导师,一生奋斗,呐喊彷徨皆淑世;为思想先驱,为文坛宿将,此日同悲,南腔北调尽哀音。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张光弟马上组织进步人士发起始兴抗日救亡的爱国运动,成立始兴青年抗敌后援会,并亲任会长,走在抗日爱国运动的前列。

1938年春,张光弟鼓励并出钱资助陈培兴、邓文礼、邓文畴、曾海容和自己的长子张柏坚等赴延安抗大学习。得知抗大发起建校捐资活动,张光弟想办法筹集一笔款项给抗大汇去。

同年,张光弟参与成立以青年骨干为核心的始兴青年抗敌同志会。他凭借在始兴的影响力,同曾谊勋等人一起想办法,使该会取得公开合法的身份,在全县公开掀起抗日救亡的爱国运动。

1939年4月,陈培兴等人从抗大毕业后,为摆脱特务的跟踪,张光弟将他们安排在始兴县立一小、德华小学和风度学校教书,为开展广泛的抗日运动和革命活动储备了力量。

风度学校刚开办时,张发奎给了学校少量武器作护校之用。后来,为了组织较大的抗日武装,张光弟多次出面向张发奎要武器。1939年初,张发奎调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率部进驻韶关,根据中共党组织的部署,张光弟利用张发奎回始兴省亲的机会,再次以保乡护校之名要武器,张发当即应允,很快300多支步枪、1挺机关枪、4支手提机、20多支短枪、4万多发子弹等一大批军用品就到了风度学校。这些武器和物资为始兴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展起了很大作用。

1939年冬,张光弟辞去风度学校校长,任始兴中学教导主任、代理校长。同年,经党组织同意,张光弟同时出任国民党始兴参议会议长和省参议会驻会委员。此时,日寇大举进攻粤北,国民党消极抗日,掀起反共逆流。为此,中共党组织开展了针锋相对而又灵活的应对措施。1940年1月,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文彬派遣温盛湘等到始兴建立中共始兴县委。此外,还有一些党内同志需要掩护和安排。中共地下组织紧急联系张光弟,希望提供秘密帮助。对党组织的提议,张光弟毫不迟疑答应,利用自己的公开身份,很快将省委派遣下来以及其他的同志,全部安排到始兴中学和风度学校任教,或其他部门任职。在张光弟的有力掩护下,始兴党的工作开展顺利,1940年2月,中共始兴县委成立,县委设在始兴中学,温盛湘任县委书记。 

1940年冬,久已一心向党且从事革命多年的张光弟郑重地向中共始兴县委递交了入党申请。时任县委书记张华立刻请示上级,广东省委书记张文彬指示:光第同志已够入党条件,但鉴于他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仍以党外人士更利于党的秘密工作的开展,做个党外布尔什维克,在特定的时候再办入党手续,希望他继续在党外为党工作,请县委向他转达。张光弟尽管觉得有些遗憾,但还是坚决服从党组织安排。此后,张光弟继续自觉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做好掩护地下组织活动、加强各阶层联系形成抗日合力、争取地方进步乡绅参加抗日行列等各项工作。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全国各地掀起反共高潮,始兴也同样处于白色恐怖笼罩之下。张光弟不忘党的嘱托,依旧为革命积极奔走。

始兴中学的反共势力围攻、殴打地下党员教师容民泽和进步学生。关键时刻,张光弟不畏强权、挺身而出勇敢保护容民泽和进步学生。

1942年春,张光弟利用同澄江的张鉴堂等开明乡绅稔熟的关系,帮助和指导前往澄江金鉴、铁寨小学做地下工作的邓文畴、陈培兴开展统战工作。最终,张鉴堂等人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从而壮大了抗日力量。

因中共南方工委组织部部长郭潜被捕叛变,1942年5月,粤北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国民党特务先后逮捕粤北省委书记李大林、组织部部长饶卫华和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等人,6月又将南委副书记张文彬抓走。张光弟奉命积极参与营救廖承志等同志,与廖母何香凝一起研究营救办法,内外做了很多沟通工作。何香凝对张光弟参与营救廖承志等同志所做的努力深表感谢,专门绘“梅花图”送给张光弟,互勉“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不屈不挠精神。

英勇牺牲

1944年夏,日军向粤汉铁路沿线进攻,广东面临全面沦陷危机。6月韶关进行作战紧急疏散,斗争气氛异常浓烈,韶关中共党组织加紧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一切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张光弟借助县、省参议的身份,活跃在工作第一线。

为做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张光弟将始兴县城水云楼的家,作为公开统战活动的地点。来往的有国民党军政官僚、伪区长、乡绅、商贾等,只要拥护共产党政治主张的、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他都广泛团结和争取到抗日统一战线上来。一般的客人他在前厅接待;倾向进步的、可以掌握的客人他在中厅接待;中共党员和地下组织活动及部署统战工作,就在楼上书房的密室进行。他家已成为中共始兴党组织的一个重要秘密联络站,他冒着生命危险,不断打开在白色恐怖形势下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1944年10月28日,张光弟主持召开始兴县临时参议会第一届驻会委员第五次会议,提议成立知识青年从军委员会,号召组织县内学校师生开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还专门推荐中共地下党员郑屏担任始兴县国民兵团独立分队长,为中共控制军权起到关键作用。12月12日,始兴县知识青年从军委员会成立,张光弟任副主任委员。在张光弟领导下,以始兴中学、风度学校为中心的抗日救亡学生运动在全县蓬勃开展。

尽管张光弟长期以国民党职务身份公开开展革命工作,但是,张光弟生活十分简朴。老宅除了祖上留下的一些旧家具,基本没有新的添置。平时家人都是粗茶淡饭,与其他一些官员天天大鱼大肉截然不同。小孩念书,张光弟要求其勤工俭学,自己解决生活费。小孩同别人家一对比,心里感觉委屈。张光弟教育孩子:“还有很多与你们一样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到处流浪。为了天下的孩子都能过上快乐的生活,爸爸只能亏欠你们了。”

1945年2月,日本入侵始兴县城,烧杀掠夺、无恶不作。郑屏率部抗击,而国民党始兴县政府县长江锦兴奉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把县府和所属机关迁往离县城五十多公里的清化山区躲藏起来。张光弟对江锦兴贪生怕死的行为极为愤慨,坚决拒绝随从。他留在偏曲村,同中共地下党一起,广泛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团结民众组织抗日。

1945年4月,张光弟得知,江锦兴以提升郑屏任国民兵团副团长为名,欲罢夺郑屏兵权,于是马上将此情报报告中共始兴县临时工委。中共始兴县临时工委得悉后,急告郑屏率队起义,并通知张光弟同行以保安全。张光弟说:我是参议长,又是抗日民主人士,留下来有利于做维系各方关系,也有利于稳定全民坚持抗日的信念。5月5日,郑屏率始兴县国民兵团独立分队宣告起义,公开参加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武装革命。江锦兴极气急败坏,以“煽动郑屏叛变”为由,派反动军警在5月7日将张光弟逮捕囚禁。

5月13日,始兴人民风度抗日自卫大队在北山新屋场成立,郑屏的起义人员都加入了始兴人民风度抗日自卫大队。国民党始兴当局大为恐慌,谋求对策。还归罪于张光弟,连续致电李汉魂、余汉谋、张发奎:“已抓获匪首张光弟,请示处理意见。” 

中共始兴县临时工委果断行动,6月29日,始兴人民风度抗日自卫大队和各乡的抗日队伍600多人,摧毁了在清化桃村坝的国民党始兴反动县政府、县党部,活捉了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吴英禄等人,营救了张光弟等一批同志。

出狱后,张光弟参加始兴人民风度抗日自卫大队领导工作,任参谋部负责人,随部队转入山区打游击。虽然身体虚弱,生活条件艰苦,但张光弟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

与逃跑惧战的国民党始兴县政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月,始兴人民风度抗日自卫大队动员全县游击队向盘踞在县城的日、伪军发起总攻,日军弃城而逃,始兴县城光复,群众欢欣雀跃。

7月底,国民党反动派集中一八七师等优势兵力强夺始兴县城,夺取了抗日的果实。紧接着,8月份,制造了震惊粤北的外营惨案。

张光弟是敌人重点关注的对象。张光弟随始兴人民风度抗日自卫队工作后,不久因病在禾花塘庙背坑隐藏。187师师长张光琼是余汉谋部下,张光弟在张发奎部时曾与张光琼在公务接触时相识。得知“共匪重要人物张光弟”在他的包围之中,张光琼以“旧交”“见面叙旧”为理“请”张光弟回城。张光琼去信张光弟:闻故友在兹,必欲相见叙旧。君唯抗日,无罪也。风度大队之事,乃共产党所为,与君无涉。念吾等旧交,誓保君之安全。否则,必焚村庄。张光弟知道张光琼的诡计,但仍决定冒险见见张光琼,一来不拖累部队行动,二来可以做争取张光琼的工作。张光弟刚回到县城家里,就被张光琼派人软禁。两人见面后,张光琼软硬兼施力劝张光弟“招安”始兴人民风度抗日自卫大队,为“政府效劳”使彼辈“归正”。还对张光弟说:“以兄弟你的能力和张长官这层关系,只要为党国工作,要什么没有,何必跟着共匪混?”张光弟义正词严答道抗日何罪之有!张光弟反劝张光琼“民族救亡图存之时,国共须同仇敌忾,枪口一致对外,尽快站到人民这边”。张光琼气急败坏将张光弟投入监狱!就这样,张光弟二次入狱。

在狱中,反动军警仍不死心,继续威迫利诱张光弟出面劝降始兴人民风度抗日自卫大队,并再次对张光弟抛出高官厚禄的诱饵,遭到张光弟横眉冷对。反动当局一无所获,遂以“通共”“危害民国”罪判张光弟死刑。

就义前,他从容赋诗:“自古人生皆有死,战死沙场最善终”,直抒愿为国为民牺牲生命的决绝之心。1945年10月14日,张光弟被敌人五花大绑押赴刑场。在生命最后时刻,他振臂高呼:“乡亲们,要继续抗日!”“同学们,希望你们好好读书,改造乡邦”“抗日无罪!”“革命一定胜利!”面对敌人黑洞洞的枪口,他视死如归嘱咐乡亲们:“我死后,不要把我埋葬,我要看反动派被消灭!我要等胜利归来的战友们来送行!”彰显了他宁死不屈、铁骨铮铮的民族气节和革命精神!由于张光弟一心为革命,钱款都用在革命事业上,从来没有想过为自己留点什么,家人将其遗体抬回家后,一时竟无钱买棺入殓。棺铺老板含泪送了一副棺材给张光弟遗孀。

新中国成立后,始兴县人民政府追认张光弟为革命烈士。中共始兴县委第一任书记温盛湘评价:“张光弟同志对始兴的革命工作起过极大的作用,是有功劳的。我们之所以能够进入始兴工作,播下革命种子打下基础、打开局面,县中及风度小学为我们开展革命活动打开方便之门,他起到关键的作用。他想方设法说服张发奎,搞来大批枪支弹药,为后来进行武装斗争准备了物质力量。这些都不会为人民忘记。”政协韶关市原副主席李子德写诗悼念张光弟,诗曰:“《乌鸦》一声号自由,独夫民贼是君仇。风度育才多出力,始中驱霸亦等筹。反江被困囹圄里,抗日奔驰粤岭头。革命一生师马列,名刊青史照千秋。”

(钟志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退休干部)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新媒体矩阵
广东党史微信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微信
红讲台微信
南方+党史精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