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1907—1984),湖南会同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以后,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第六十四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等职。1935年起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参与指挥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在“文革”十年动乱当中,粟裕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他立场坚定,爱憎分明,表现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胆略和坚强党性;在处境非常艰难的情况下,鼎力协助周恩来,分管国防工业、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为减少党和国家的损失做出了不懈努力。
1971年3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正式让粟裕分工负责交通口工作。后来国务院成立港口建设领导小组和造船统筹办公室,也由粟裕负责。他在交通系统一系列整顿中,工作越深入越发现交通部内部的怪现象:铁路运输十分紧张,而水上运输却很不活跃。为彻底改变交通面貌,他提出:空运、陆运、水运要全盘规划,统筹结合,并提出建设铁路、公路、水运线路和修建深水泊位的具体建议。
为了充分了解水运港口的实际情况,调查研究港口压船压货问题,1971年7月,他派出了七个小组分赴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上海、黄埔、湛江七个港口,掌握了港口水运第一手的情况。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的天然深水良港、大西南和华南地区货物的出海主通道——湛江港,以及历史悠久、外贸发达且拥有内港和珠江流域水运便利条件的黄埔港,很快进入粟裕视野,在其战略谋划、大力整顿和直接推动下,广东迎来水运工业和港口建设“黄金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水运工业有一定发展,但基础薄弱,交通部在造船和修船问题之间摇摆不定。5万多名职工,近5万台机床,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修船能力只能满足60%的需要,80%的远洋船要到香港或国外去维修,国家因此耗费大量的外汇。粟裕认为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1972年11月5日,他向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及国务院业务组提交《关于发展我国水运工业的意见》,指出水运工业是发展水路运输的物质基础,为适应水运发展多方面的需要,交通部门修造船应以“修造并举,以修为主”的方针,不仅要担负起船舶的维修任务,保持现有船舶的正常营运,而且还要建造辅助船、中小运输船和装卸机械,使现有船舶和港口、航道配套,更好地为远洋、沿海和长江运输服务;同时造一些中小马力的柴油机,加速木帆船的技术改造,增加机动船只,支援地方水运,促进地方水运事业的发展。水运工业和铁路运输加强相互协作支援,抓紧修建一批大船坞。在今后三五年内把水运工业较快地搞上去,为“五五”计划期间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1972年12月至1973年1月,交通部专门召开水运工业会议,研究落实国务院批准的粟裕的上述意见。
与此同时,港口建设也势在必行。1973年1月26日,粟裕向李先念副总理和国务院业务组提交《加强港口航道建设的报告》,规划港口建设的目标任务和组织领导,提出远洋船舶修理,生产船舶、港口机械配套,以及压船压货港口疏运等一系列问题和解决措施,并且建议:为满足“四五”计划后三年到“五五”计划初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沿海八个主要港口(上海、天津、秦皇岛、连云港、青岛、黄埔、湛江、大连)增建四十几个深水泊位,增建必要仓库、货场、铁路专用线。周恩来深感港口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要求,粟裕关于发展水运工业的规划设想和具体措施,受到其高度重视。2月27日,周恩来指定粟裕负责港口建设。28日,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成立,粟裕任领导小组组长。
为了解决在沿海兴建起一批港口深水泊位和远洋修造船厂等问题,1973年六七月间,粟裕率港口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交通部有关同志,到沿海各港口调查研究。此行的第一站即选择广东,行程安排紧凑密集,马不停蹄。6月8日,粟裕一行来到湛江,9日,察看湛江港区水域,10—11日,听取湛江建港指挥部汇报,并与广东省和湛江地、市委及南海舰队负责同志进行座谈。12日,他参加讨论湛江建港问题的会议,并在会上讲话,传达了周恩来总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重要指示;阐明了建港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指挥问题;对湛江建港的规划提出具体意见;宣布了国务院建港领导小组对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具体要求。6月14日,粟裕一行抵达广州,15日,参观黄埔港,16日,召开黄埔港装卸工人座谈会,17日,听取广东省委赵紫阳等同志汇报,18日,召开广东地方交通和造船厂座谈会,并在会上讲话。同日粟裕一行离开广州前往杭州等地继续调研。
8月8日,粟裕向周恩来、李先念等国务院领导人提交《关于南方港口建设问题的调查和建议》,着重汇报各地落实“三年改变港口面貌”指示的情况,同时,对南方港口建设布局提出建议。他认为“港口布局要大中小结合,军民结合,远近结合”,从南方港口的布局来看,“今后在建设黄埔、上海港的同时,应进一步发展利用湛江、连云、镇海港。并在长江下游选择适当港口进行扩建,进一步发展江海联运。”他着重指出了黄埔港和湛江港的存在问题和建设规划。黄埔港是华南的综合性港口,外贸物资占吞吐量的一半,有广州工业城市为依托,具有内港和珠江流域水运方便的优越条件,锚地作业的比重占三分之一,出口物资百分之八十靠水运集中,有些进口物资也可用驳船卸运。但是,由于外贸出口物资集中,黄埔港也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广州地区由于外贸仓库少,很多物资在临装船前,从上至梧州、下至东莞的八十多个点,用驳船汇集到港,经常出现舱底货未到,舱面货已到,大船等装,驳船等卸,工人窝工,严重影响装卸效率”。因此,一方面,要提高装卸效率,“今后要切实解决舱内作业机械,提高件杂货装卸机械化比重,同时对大宗稳定的散货实行高效率的专用流水线……港口装卸机械必须立足于国内生产”“交通部要会同一机部在国家计委统一安排下,尽早结束港口装卸机械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另一方面,“外贸部要配合港口建设,抓紧在主要港口增建必要的周转仓库”。他提出“今后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加强锚地作业和水运集散,同时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可以大大提高吞吐能力,进一步发挥黄埔港的作用”。湛江港的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大陆最南端的深水良港,附近有数个小岛作屏障,水深浪小,基本不淤,“现有岸线还可建二十几个深水泊位。就来从遂溪修四五十公里铁路到湛江港东岸,可建上百个深水泊位”,湛江港的经济腹地宽广,“除雷州半岛和广西外,在枝柳线修通后,经柳州有三条铁路通往大三线、湖南和我国中部”。建设湛江港对进一步开发海南岛资源也很有利。长远看,“应将湛江港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综合性港口”“目前大三线和广西的外贸物资,大部分经黄埔港中转,如走湛江港,铁路运输里程缩短六百多公里。大三线的生产能力发挥后,还将有更多的工业品出口。建议外贸部按合理流向组织货源,同时利用当地资源搞一些加工厂,有计划地将湛江培植成为一个外贸基地”“湛江的工业基础较差,今后在安排华南工业布局时,似应适当考虑湛江的经济发展规划”。
1973年9月27日至10月17日,粟裕主持召开全国港口建设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华南沿海港口布局,“应以黄埔港为骨干,同时积极利用和建设湛江港”“黄埔港是华南的综合型港口,除建设新港区外,应加强锚地建设和水运集散,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湛江港腹地广阔,现有岸线还可建二十几个深水泊位,将来在对岸(如麻斜、南三等岛)还可建上百个深水泊位,应积极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的综合性港口,更多承担西南地区和广西、粤西进出口物资的吞吐任务”。他还提出在汕头和海南岛的海口、八所、三亚等沿海港口,“按照大中小结合、远近结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建设”。
粟裕的上述思想和建议在港口和水运工业建设中得到采纳和运用。在此前后几年间,全国沿海掀起港口建设高潮,广东迎来港口建设“黄金时代”。1972年11月,黄埔港老港配套工程——新造5000吨级油码头及3000立方米油库工程开工,1975年4月完工。1972年12月,汕头港3000吨级客货码头动工兴建。1973年10月,湛江港5万吨级油码头工程开工,1974年7月1日建成投产,是我国自己建设的第一个5万吨级原油码头。1973年10月,黄埔港东墩头矶港区开工兴建,1978年6月全部完工投产。1973年11月,湛江港三区铁矿石码头两个泊位开工兴建,1977年10月完工投产;同时在湛江港二区5万吨级原油码头侧壁上安装我国自主研制的码头橡胶防冲设备,1974年7月1日完工投产。1974年5月,海口港3000吨级客货码头(3号泊位)工程开工,1975年7月1日竣工并简易投产。1975年2月,汕头港5000吨级杂货码头开工兴建,1976年7月1日竣工并简易投产,年设计能力为40万吨。1975年2月,文冲船厂为广州海运局建造的广琼线第一艘国产客货船“红卫9号”投入营运。1975年5月,三亚港5000吨级码头开工兴建,并于1979年10月完工投产。同年,黄埔港航道第一期工程开始,1979年上半年完工。1976年3月,湛江港一区南建设工程开工,年吞吐能力为185万吨。1976年9月,湛江港三区磷矿码头开始建设,在翻车机房施工中首次采用了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由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设计施工,1983年9月完工。1976年12月,三亚港两个5000吨级泊位和两个3000吨级预备泊位的主体工程初步完工。
1974年4月,广东省造船统筹规划领导小组成立,负责省内造船的统筹规划。国家计委、六机部和交通部大力扶持广东,共拨款4000万元对广东的地方骨干船厂、配套厂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1975年,领导小组对全省主要船厂,包括中央各部在广东的船厂和配套厂的技术改造、扩建、新建进行全面规划,建立军舰、海洋船舶、内河船舶、渔轮、工程船舶等5个修造网,制订造船配套规划和船舶标准化等工作。在此期间,新中国船厂、江门船厂、粤中船厂、广州柴油机厂、建设机器厂等进行扩建。另外新建了永红阀门厂、佛山锚链厂等一批配套厂。据1975年9月广东省造船工业会议统计,全省共有大、中、小船厂497家,职工6.5万人,其中国营船厂81家,另有配套厂73家;从造船能力看,能造500吨以上船舶的有10家,职工2.49万人;能造100~500吨船舶的有44家,职工1.3万人;能造100吨以下机动船有122家,职工1.35万人。1975~1976年,六机部和省国防工办将新中国船厂、江门船厂、揭阳船厂、粤中船厂、东莞船厂、道滘船厂和新塘船厂列为归口厂,由六机部和省投资进行技术改造,并作为定点生产厂。广东省年均造船产量从1970年前的1.07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7.62万吨。随着造船产量增长,广东船舶产品趋向大型化,技术档次得到提升,形成了以广州地区为主的造船基地,为我国六大造船基地之一。
通过三年的水运和港口建设,粟裕提出的计划在广东基本得到实现:航道问题得到了解决,装卸效率提高,吞吐能力增强,深水泊位增加,港机制造和修理能力扩大,配套设施相应建设,广东的港口面貌焕然一新,水运工业蓬勃发展。粟裕对广东水运和港口建设倾注的心血和做出的成就,在以后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中发挥了巨大的潜力和作用。
(编写:罗素敏)
参考文献:
1.《粟裕文选》编写组:《粟裕文选》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粟裕回忆录》(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回忆录丛书),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第2版。
3.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粟裕年谱》,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第2版。
4.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47卷之《粟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粟裕传》编写组:《粟裕传》(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第3版。
6.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当代中国的水运事业》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水运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2009年版。
8.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省志·船舶工业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当代中国的水运事业》编写组:《新中国水运事业大事记》(1949—1984),《中国科技史料》1987年第6期。
10.许虔东:《“文化大革命”中的粟裕》,《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年第6期。
11.罗玉明、薛涵:《论粟裕对新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贡献》,《怀化学院学报》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