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闽粤赣边纵队成立75周年”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202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党史特别委托项目申报通知
率先放开粮价,广东成为国内首个没有粮票的大陆省份
时间:2021-04-19 点击数:[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来源: 作者: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79年,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论述,冲破了把市场经济归属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格改革风险很大而又不可逾越。1979年,中发〔1979〕50号文件下发后,随着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出台,广东在价格制定和调整上被赋予一定自主权。在此基础上,广东探索出一条与国情、省情和社会可承受度相适应的价格改革之路。1992年4月1日起,广东放开城乡粮食购销价格,实行市场调节,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粮票的大陆省份。

本期《初心粤迹——中共广东百年史话》为您讲述广东率先放开粮价的故事。

顶住压力,迈出价格改革第一步

改革开放前,广东对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市场商品奇缺,向城镇居民发了40多种限量供应的票证。为尽快改变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广东从1978年底起根据商品经济特点,按照先农副产品后工业产品,先消费品后生产资料的顺序,逐步把价格放开。

广东率先在全国进行农副产品价格和购销体制的改革。1978年,广州首先对蔬菜价格进行改革,实行部分大宗品种幅度议价成交、小品种自由议价的购销形式。是年底,广东决定改革水产品流通管理体制,对国家收购计划外的水产品实行产销见面,随行就市,按质论价,议价成交。这打破了长期以来由政府统一制定农副产品价格的局面,迈开了农副产品放开价格的第一步。之后,广东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到1984年,广东农副产品统派购品种只剩下粮、油等5种农副产品没有完全放开市场。

农副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面临的风险很大。这一改革在全国尚无先例,当时市场供求矛盾突出,近百种统派购产品价格放开后,市场农副产品价格高涨,大大增加了消费者负担,群众反映强烈。对此,省委、省政府认为,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思路是对的,长痛不如短痛,与其长期过凭票限量供应的穷日子,不如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因此,决心坚持下去。价格放开一段时间后,生产发展了,农副产品丰富了,价格也逐步回落并趋于稳定。

除农副产品外,1979年起,广东还逐步放开了小百货、小文具、小五金等小商品价格,调整了大批日用工业消费品的价格,这大大刺激了工业消费品的生产,改善了人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

多管齐下,维护市场稳定

1979年,中发〔1979〕50号文件下发以后,随着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出台,赋予了广东在价格制定和调整上的一定自主权,为全省价格改革的逐步展开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

广东分步进行价格改革。开始是“放调结合、以调为主”,然后是“放调结合、以放为主、放中有管、分步推进”。1985年5月,省委提出进一步破除产品经济的观念,明确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改革必须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短短几年时间,广东成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价格闯关。

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广东尤为注重维护市场稳定。从1979年拉开全省价格改革序幕开始,广东各级政府和物价主管部门都特别注重对物价涨幅进行控制,采取对居民发放价格补贴、提高职工收入、打击市场投机行为等手段缓冲物价上涨对生产、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反复探索,推动粮食购销改革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价改革是价格改革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难点。1984年11月,广东在深圳率先放开粮食、食油价格,为全国粮食、食油放开探路。198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再次提高粮价,把稻谷收购价格调到每50公斤25元,比1987年提高30.48%。

1990年9月和1991年4月,广东两次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改革粮食购销体制的请示。1991年11月,广东再次向中央申请进一步改革粮食购销管理体制。在听取周边几个省的意见以后,国务院最终同意了广东的申请。

1992年4月1日,广东按照“计划指导、放开价格、加强调控、搞活经营”原则,对粮食购销管理作进一步改革,放开城乡粮食购销价格,实行市场调节,而农产品价格除蚕茧和烟叶实行政府指导价外,其他也全部放开。

粮食价格的放开,结束了南粤大地从1950年开始长达42年的粮食统派购政策。此后不久,全国普遍放开粮价,中国价格改革步入市场的快车道。

资料来源: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广东历史简明读本》《广东改革开放发展史(1978-2018)》《广东经济发展探索录》《价格闯关史录》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与羊城晚报联合出品

总策划:杨建伟、林海利

总统筹:易立、孙璇

执行统筹:谢涛、林洁

      记者:丰西西  通讯员:张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