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色记忆
抗日战争时期潮安工人运动概况

潮安工人运动从1919年“五·四”运动时开始兴起。到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潮安工人运动在我党领导下,进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阶段。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潮安工人运动被血腥镇压下去。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潮安工人运动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斗争过程。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政策,大革命时期涌现出来的一批工运骨干,有的先后被反动派所杀害,有的被迫流亡外地,有的转入农村继续进行革命斗争。当时工人的斗争处于局部、零碎、无配合、无联系的状况。1935年以后,党在潮安的地下机关被反动派破坏殆尽。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9月,党组织才在潮城重新建立职工党支部。同年10月,中共潮安县工作委员会建立后,认真执行我党在国统区工人运动的基本方针,潮安工人运动又出现了迅猛发展的新形势。

在抗日救亡活动中把工人群众发动起来

“七·七”芦沟桥事变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和形势的逼迫下,国民政府不得不实行抗战,并和各抗日党派合作。这时,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人运动的基本方针是:利用一切合法的形式,与各抗日党派、各界抗日人士合作,在统一开展的抗日救亡活动中,把工人群众组织起来,参加抗日战争各方面的工作,在斗争中适当改善工人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支持国民党的一切有利于抗战的活动,反对国民党的妥协投降倾向和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团结各阶层人民把抗战坚持到底。但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对抗日救亡活动中工人运动的发展抱着消极的态度并加以限制。当时,潮安国民党当局所采取的做法是:①统制工会,名义上把工会组织起来,握在自己手里,包而不办,工会实际上只是挂块空牌子;②如果有劳资双方都参加的所谓工会,就将领导权放在资方手里,如果是没有资方参加的工会,就安插他们的亲信(如国民党中的反动分子或地方封建势力的头子)把持工会,监视工会的活动;③利用行会规则来限制工人,模糊工人的阶级意识,使“工会”变成维护行会利益的团体,不能为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而斗争。但是,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国民党当局无法压制人民的抗日热情,因而在他们把持下的工会中组织抗战宣传队、工作队,以便把工人抗日救亡活动限制在他们所控制的范围内。根据这一情况,中共潮安组织一开始便利用这一合法的形式,在统一的抗日救亡活动中,把工人群众组织起来,参加抗日战争各方面的工作,然后逐步对原工会组织进行改造和充实。为此,党组织通过全体党员分头到各基层活动,发动工人参加救亡工作。但工人群众对国民党把持下的工会抱着不信任的态度,不愿参加他们的救亡宣传队、工作队。是时,由我党领导的潮安青年救亡同志会(后改称青年抗敌同志会)已于1937年8月间成立,因此中共潮安县工委决定,不直接组织工救会,由城镇青救会向工人开门,发展工人入会。1937年年底,由柯春章以青救会名义举办夜校,有200多人前往报名,超过招生计划一倍。经过3个月的文化教育和救亡教育,至结束时,有110多人被接纳参加青救会。1938年春,职工党支部根据中共潮汕中心县委提出的“潮安以县城为中心区,加强在县城开展工人运动,向各区发展”的指示精神,通过已参加青抗会的工人会员,深入所在基层,发动工人组织新的工会或在原工会中起骨干作用,联系和团结广大工人群众,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如印刷工会就是在我党直接领导下建立起来的,旅业、铁路、首饰、泥木、小贩等工会,也都经过参加青抗会的工人,从中进行推动和充实,使这些工会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发挥了作用,并扩大了我党在工人群众中的影响。城里还有一个主要由工人参加的50多人的善堂消防小队,直接接受我地下党的领导,另有3个善堂,约有1000多人也受到我党的间接影响。这时,一些区、乡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也先后建立了青抗会组织,并吸收了一批工人为会员。如意溪青抗会主要是排筏工人、竹器工人和店员;浮洋青抗会是店员和手工业工人;东津青抗会是手工业工人;庵埠青抗会是店员、搬运、小贩等。这样就在全县范围内,通过青抗会这一合法组织形式,在统一开展的抗日救亡活动中,把广大工人群众发动起来。与此同时,党组织从工人青抗会员中,发现和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先后发展了李民禧(鞋业工人)、王达泉(旅业工人)、郭耀钦(鞋业工人)、蔡玉谋(银饰工人)、吴为豪(店员工人)、颜锡源(店员工人)、陈作沛(店员工人)等参加了党组织,并在县城建立了职工党支部、旅业党支部、印刷党支部,在庵埠和意溪分别建立了店员党支部和工人党支部。党组织通过这些党支部联系和团结了广大工人群众,壮大了我党所领导的抗日救亡力量。

组织工人群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在统一开展的抗日救亡活动中,潮安工人积极参加我党所领导的各方面工作,为抗击日本侵略作出了贡献。

1、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青抗会在县城和一些主要区、乡举办夜校,发动工人群众参加学习,通过抗日救亡的教育,激发了广大工人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抗日救亡的热情。很多工人参加青抗会后,有的回到所在的基层,积极向工友们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教育,有的参加青抗会组织的宣传队,在县城大街或下乡巡回宣传抗日,唱抗日歌曲;还排演救亡话剧,到县城的光华戏院、西门真君宫戏台以及鹳巢、意溪、东津等地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1938年年底,潮安青抗会成立了基本干部工作总队,下设3个分队,其中由李民禧任队长的潮城工作队,全部都是工人。这些宣传队、工作队,深入基层,发动工人群众,参加军事训练、防空演习、“双十”献金运动和“反汪”火炬游行等各项救亡活动。

2、积极完成我党交给的各项任务。1938年5月,党组织通过旅业工人党员王达泉(王华生),在县城福春、环球二个旅店中各发展一名党员,成立了旅业工人党支部,支部书记王达泉。由于福春、环球是专门接待上客下汕的客栈,和汕头、松口等地都有联号,很适合建立党的地下交通站。因此,旅业党支部成立后,上级党组织交给他们的任务是建立地下的交通站,联系地点设于潮城东平路二号福春旅店。当时,凡经过潮城到各地去的党内同志,都是由旅业党支部负责安排住宿和来往车船票。曾先后接待过这里落脚经过的潮汕党组织的领导同志有钟骞、李碧山、张克、李平等;城外党员来县城开会,当天未能回去的,也由党支部安排住宿。为了方便联系工作,旅业党支部还在福春旅店组织一个“联华杂志社”经常有党内同志和青抗会会员前往该社,公开是买书,实际是联系情报。为了不暴露身份,支部党员以旅店工友为职业,一般不搞其他工作,因此,这个交通站从建立至撤销(1939年6月)从未发生过事故。印刷党支部建立后,曾接受印刷中共闽西南特委机关报《前驱报》的任务。当时这个支部的党员通过做好印刷工人的工作,在国民党县党部办的《潮安日报》印刷所里,秘密印刷了一期《前驱报》(第二期)。事后,因“前驱”二字的木刻版被国民党发现,为避兔发生事故,便停止在该所继续印刷。还有青抗会举办的夜校教材和已公开了的毛泽东著作如《论持久战》等,也是由该党支部通过在县城西门、太平路、太昌路等几家有印刷工会会员所在的印刷厂印刷的。庵埠青抗会的店员组、搬运组、小贩组等,在统一发动的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七周年,慰问、支援前线战士而发起的30多万人签名运动和征集慰劳信、募捐棉背心运动中,积极宣传发动工人群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3、以各种斗争方式,参加抗击日军的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日军飞机开始轰炸潮安,参加善堂消防队的工人、店员,积极参加防空执勤工作。潮汕铁路的工人,时常冒着敌机轰炸、扫射的危险,坚守生产岗位,及时抢修铁路,保证火车继续运行。当时驶于韩江中上游的大宁轮,在意溪江面被日机轰炸、扫射,受伤20多人时,意溪工人在意溪青抗会负责人丁锡猷的带领下,立即投入抢救工作,事后又募捐医疗费和路费赠给受伤者。1939年6月26日,潮城沦陷前一天,许多参加青抗会的工人,随组织分两路撤退:一路从北堤顶越过竹竿山向北撤退;一路过湘子桥从东津、意溪向文祠撤退。两路队伍最后于文祠石门集中,并成立独九旅战时工作队。部分参加青抗会的工人被编入战工队,协助驻军把关道路,防奸肃特,开展民运工作,有的直接参加驻军反攻潮州城的军事行动,有的参加情报组,潜入城里搜集敌伪有关情报。庵埠青抗会在日军占领庵埠前夕,也组织了100多人撤退至揭阳棉湖。同年7月,根据中共潮揭丰边县委的指示,又返回前线住在西淇。当时,在西淇的留守人员中,有店员工人洪衍树、陈节蘸等,在陈杰中的领导下,除同其他留守人员陈作钦等负责联系前方和敌后工作外,还出版《抗敌小报》,各工作队和敌后游击小组所需的宣传品,也都由他们在西淇刻印。这时,店员党支部书记陈作沛(益隆布铺工人)也接受党组织的派遣,以店员身份作掩护,经常往返于汕头、庵埠、西淇之间,通过联系我方在沦陷前布置留下的人员,把搜集到的敌伪有关情报交给住西淇的汕头青抗会党组织。其他随庵埠青抗会撤退的工人,有的被组织派往随军工作队,有的参加游击小组,为抗击日本侵略军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

为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而斗争

为增强抗战建国的力量,党组织在发动组织工人群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中,注意维护工人群众的切身利益,适当改善工人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如党组织直接领导的潮城印刷工会,有70多名工人参加,这些印刷工人当时每天劳动时间长达15至16小时,而且工资低微,生活十分困苦。印刷工会成立后,发动工人进行要求加薪减时的斗争,迫使厂方让步,每天减少两个小时的劳动时间,适当改善了生活待遇。这一斗争的胜利,鼓舞了其他行业的工人群众,如小贩工人受警察勒索,参加青抗会的小贩会员即发动工人向政府请愿,推动原小贩工会出面领导这一斗争,并取得斗争的胜利。1938年秋,潮汕铁路公司董事长张福英,以日机轰炸铁路、火车中途停歇、货运减少、公司收入下降为借口,解雇工人70多人。党组织推动铁路工会领导工人进行斗争,并发动各社会团体给予声援。当时铁路工会向铁路公司提出:假如铁路公司确因战争影响而收入减少,虽全体工人减薪,也不同意解雇工友,以免使一部分工友在抗战中失业挨饿。经过两个多月的斗争,取得一定的胜利,返回公司复职的有60余人。有十几个工作比较次要的工人没有复职,铁路工会便发动组织合作社,以维持这十几个工友的生活。通过这场斗争,进一步提高了铁路工人的阶级觉悟,大大激发了他们参加抗日救亡斗争的热情,对青抗会人员因公搭乘火车或托运物品等也提供了很多方便。

潮城沦陷之后,很多工厂、作坊和商店倒闭或外迁,大批工人失业。这时,无论是沦陷区或国统区,已都是民不聊生。1940年5月,潮安青抗会被国民党当局解散,我党从抗战初期那种以公开合法形式,进行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转变为实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在沦陷区和国统区分别开展了武装的和其他隐蔽形式的斗争。由于日伪的烧杀抢掠,国民党政府的反动、腐败,加上适遇天灾,疫病流行,地主、士绅又乘机渔利压榨,广大工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抗战初期有所发展的潮安工人运动,就在这极端困难的局面中转入消沉状态。

(摘自《潮州八年抗战》)